问题 | 构成使用假币罪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
释义 | 本文重点阐述了假币罪的构成及刑罚。假币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货币管理制度,主观方面具有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的货币且数额较大。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 假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流通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使用伪造货币的行为都可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仍非法使用。 《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拓展延伸 假币罪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假币罪是指故意制造、运输、出售、购买假币等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假币罪的法律责任如下: 1.制造、运输假币罪: 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伪造的货币或者以其他方法制造的货币冒充真货币销售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出售、购买假币罪: 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持有、使用假币罪: 持有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金融工作人员假币罪: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为伪造的货币提供方便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以上规定,对于假币罪,其法律责任主要分为四种: 1.制造、运输假币罪: 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出售、购买假币罪: 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持有、使用假币罪: 持有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金融工作人员假币罪: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为伪造的货币提供方便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结语 假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