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疗损害纠纷诉讼注意事项
释义
    1、向卫生局申请处理和向法院起诉这两种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有这种情况,按照诉讼阻却行政处理的原则,将直接进入诉讼程序。
    2、影响医疗事故赔偿额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医疗事故等级;
    (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因素,在医疗事故鉴定书中会有列出。
    3、在诉讼过程中,遵循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即院方有责任证明自己的行为符合诊疗护理常规,如果不能证明,则责任在院方。
    一、医疗事故致残如何赔偿
    医疗事故致残的赔偿如下: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陪护费、营养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用具费和残疾生活补助费。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二、患者死亡如何做医疗过失鉴定?
    1、责任程度的判定
    从人身侵权行为的角度来说,医疗事故人身损害后果有三种,一是对生命权的侵害,即患者死亡,二是对健康权的侵害,即患者遗留下残疾,三是对身体权的侵害,即患者构不上残疾却存在明显的身体的伤害。对于三种不同人身损害后果的医疗事故的责任程度的判定,有其共同之处,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36条对医疗事故责任程度的划分进行的原则性的规定,第一考虑医疗过失对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作用,第二考虑患者原有疾病与人身患者损害后果的关系。
    对于第一个因素,鉴定专家主要从医疗过失对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的关联程度高低来考虑,医疗过失与患者死亡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应认定为“完全责任”。如医疗过失与患者的死亡存在相当的因果关系,而非直接的因果关系,则不能定医方完全责任,而只能定部分责任。
    对于第二个因素,鉴定专家首先考虑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与患者自身疾病之间的关系,再考虑患者自身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否典型,如果患者没有引起死亡的潜在疾病,这也应该是认定医方负完全责任的一个因素,如患者死于自身疾病,其自身疾病临床表现不是很典型,则很难被认定为承担完全责任。
    死亡的医疗事故的责任程度判定有其自身的特点,即要考虑患者自身疾病的死亡率,如患者自身疾病凶险,死亡率高,就可以认为不构成医疗事故。当然任何确定死亡率也是存在争议的。
    2、尸检问题
    在患者死亡引起的医疗事故争议中,对患者进行尸检能搞清楚患者的死亡确切的原因,有利于纠纷的解决。在有些情况下,如果没有进行尸检的话,很大可能定性为医疗意外,从而排除医疗事故的可能。有些案件通过尸检,使得患者家属获得了相应的民事赔偿,也使得医疗机构摆脱了有理说不清的境地。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大部分的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争议中都没有进行尸检,患者家属同意进行尸检实属凤毛麟角。
    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鉴定案例中进行过尸检的案例的比例非常低。这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尸检问题进行相关规定有一定的关系。《条例》第18条第一款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根据该条款的规定,就是说如果医患双方对患者死亡原因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可以不进行尸检。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