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诱导消费2000元可以报警吗? |
释义 | 视情况而定。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当然,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出分了自己的财产则可能会构成诈骗罪,因此可以报警处理。 被限制高消费可以缴纳社保吗 可以缴纳社保的。 对于失信被执行人,国家不会剥夺其工作的权利,而只要你有工作,工作单位就要给你交社保,这是国家的一种强制保险制度;另外,即使你没有工作,也是可以自己个人交社保的。 需要提醒的是,失信被执行人虽然能交社保,但是会被限制各种高消费行为,如乘坐飞机、高铁,出入高档娱乐场所,甚至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的规定,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被诽谤的报警是否有用? 被诽谤的报警有用。 诽谤涉嫌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诽谤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受到重大造谣诽谤可以报警吗? 受到造谣诽谤可以报警,但必须有确切的证据,并且对于此类案件,警方一般不会立案。 造谣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可以自行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到法院去提起刑事自诉。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最低消费合法吗? 最低消费是不合法的。 最低消费实际上是对消费者进行强制消费,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最低消费代表着商家强迫性的让消费者一定要消费达到此金额,此行为完全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被限制高消费可以坐d字头动车吗? 被限制高消费可以坐d字头动车二等座,但不得乘坐d开头动车的一等座和商务座。 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乘坐交通工具时,不能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不能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 一、被执行人被限制消费后明确的九种行为: 1、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2、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4、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5、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6、旅游、度假; 7、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8、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9、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 此外,司法解释还进一步明确“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也在受限制之列,也就是说除维持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基本生活或者被执行人经营必需之外的其他一切可能造成责任财产变化的行为,都应受到限制。 二、失信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法院认定的“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员。根据相关规定,所有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员,在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会受到限制。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只要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就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但是,并非成为被执行人就一定会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法院会综合考虑被执行人是否有消极履行、规避执行或者抗拒执行的行为以及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等因素,结合案件执行情况后作出决定。 三、被法院限制高消费的解除办法如下: 1、限高令在限制消费期间,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或者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限制消费令; 2、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以通知或者公告解除限制消费令。 该内容由 张正林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