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坐过牢的人是否能获得贷款? |
释义 | 缓刑的适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罪行较轻,二是具有悔罪表现且不会再次危害社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也可以判缓刑,但需要满足上述条件。缓刑至多影响银行对个人信用评估的判断。 法律分析 贷款是否能够成功取决于银行的态度。缓刑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法院对原判刑罚部分或全部免除执行的刑罚。根据刑法的规定,适用缓刑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类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较轻,但如果罪行较重,判处的刑罚在3年以上的,或者是累犯的,就不能适用缓刑。第二,该犯罪分子必须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不会再次危害社会。是否适用缓刑的关键在于该犯罪分子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只有不予关押不会对社会的,才能适用缓刑。如果犯罪分子有可能危害社会,即使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而缓刑是否会影响银行对个人信用评估的判断,一般而言,两者之间并没有特别大的关联,缓刑至多影响银行对个人信用评估的判断。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可不可以判缓刑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缓刑。但是需要满足下列几个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结语 缓刑的适用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罪行较轻、悔罪表现、不是累犯等。因此,对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否可以判缓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但需要注意的是,缓刑的适用并不影响银行对个人信用评估的判断。 法律依据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