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给公司带来损失怎么处罚 |
释义 | 一、对于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处罚 1、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无按照职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违背其忠于职守、维护和增进用人单位利益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做法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有意做法,使用人单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遭到重大损害,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2、因劳动者本人原由给用人单位导致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商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薪水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出劳动者当月薪水的20%。 3、只有在劳动者由于有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导致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劳动者才负赔偿职责。 4、罚金牵涉到行政处罚权,隶属公权力,公司不具有这个权力,故不能对员工罚金。除非因为员工的过失而导致公司利益受损,且受到的损失能够用金钱来衡量,能够要求员工赔偿损失。 职工的行为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没有履行自己应尽义务。公司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职工赔偿公司经济损失,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的约定义务。职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职工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公司员工试用期给公司带来损失辞退怎么赔偿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三、员工主动从公司离职后果,会给企业带来哪些损失? 不管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必然增加人力成本。因为员工离职代表人员的流失,流失的人员必须得到补充,否则企业无法正常运行。那么补充人员就需要招聘人员,这就需要消耗人力成本了,以及人员补充期间人力缺失的损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