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追诉时效的截止日期该如何确定? |
释义 | 刑事追诉时效截止日的判定方式与法定最高刑有关,立案侦查后逃避的犯罪分子没有追诉时效,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继续犯或连续犯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的,从犯新罪之日起计算。 法律分析 刑事追诉时效截止日判定的方式: 1、依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而判定; 2、公检法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公检法、国安机关在立案侦查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犯罪分子追诉时效没有截止日; 3、刑事追诉时效截止日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继续犯或连续犯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的,从犯新罪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追诉时效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行为的追诉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否则将无法起诉。计算追诉时效的方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时限来计算;二是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影响追诉时效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犯罪行为的严重性、被害人的申诉情况、证据的保存情况、调查取证的进展等。在实际操作中,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追诉时效的截止日期。因此,准确计算追诉时效并考虑影响因素是确保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结语 刑事追诉时效截止日的判定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公检法立案与否以及犯罪行为的性质等因素来计算。追诉时效的计算从犯罪之日起开始,继续犯或连续犯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而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的,则从犯新罪之日起计算。在实际操作中,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追诉时效的截止日期。准确计算追诉时效并考虑影响因素是确保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 【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