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当然可以。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此种情况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部分商家为了提高销量,获取暴利,会宣传自己的商品为全新、正品。 最后提供的却是未按约定条件的商品,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使得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消费者可以向商家要求赔偿。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商家诚信经营,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按规定买家可以按以下争取赔偿金额:商家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一、网络商家欺骗消费者怎么投诉? 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到工商局、消费者协议进行举报,要求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还应要求商家及时开具发票或收据,并进行妥善保管。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低赔偿多少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低赔偿500元。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依法求偿权的规定可以对商家进行索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