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员工虚假报销三千元以上达到立案标准。 虚假报销涉嫌诈骗罪,诈骗公司财物在三千元以上即可立案。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员工违规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通常,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判断: 1、报销金额; 2、报销次数; 3、持续时间; 4、报销款用途; 5、主观过错。 综上所述,法律规定,员工存有虚假报销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公司有权做出 解除劳动合同 之处理决定,同时数额较大的,构成 职务侵占罪 ,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