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权出质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
释义 | 股权出质是将公司股权作为担保方式进行质押的行为,用于获取资金。股权质押是一种担保方式,通过将股权设定质押来获得资金。股权质押是出质人将拥有的公司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以获取资金的行为。股权出质具有特定性、可转让性、从属性和表征性等特征,并需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股权是股东通过出资或受让方式拥有公司股份,并享有参与管理决策和利润分红的可转让权利。股权转让应在证券交易场所或按规定方式进行。 法律分析 1.股权出质,顾名思义,就是将公司的股权出质出去,所谓出质,“出”指的是向外,“质”指的是质押。出质的对象是公司的股权。指的是将股权作为担保方式进行质押的行为。 2.股权质押,很多人比较陌生,一般来说,对于估值比较高的企业,也就是企业经营状况比较良好的企业,在股东遇到资金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作为担保获取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授信,获得资金。股权质押,说白了就是一种担保方式,因为股权的特殊性,股权不能进行抵押,只能设定质押。 3.股权质押指的是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简而言之,出质人因为资金需求而将其拥有的公司股权进行质押而获得资金的行为。如债务清偿期届满,债务人无法清偿债务,则质押权人可以通过处分该质押的股权获得清偿。 什么是股权出质 所谓股权出质,即股权质押,是权利质押的一种。股权出质具有以下特征: (一)股权出质的标的具有特定性。 (二)股权出质的标的应当具有可转让性。 (三)股权出质具有从属性。 (四)股权出质具有表征性。 (五)股权出质是一种要式的法律行为,即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股权的定义是什么 股权是财产所有权的一种。是股东通过出资或受让等合法方式,拥有公司股份或者出资份额,并因此享有参与公司管理决策、享受利润分红的可转让权利。 公司法关于股权出质规定都是什么,股权出质的法律依据 1.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2.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转让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 结语 股权出质是指将公司的股权作为担保方式进行质押的行为。股权质押是一种担保方式,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而言,可以通过股权质押获取资金。股权质押是出质人将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设立的质押,以满足资金需求。股权出质具有特定性、可转让性、从属性和表征性等特征,需要依法进行一定的法律程序。股权是股东通过出资或受让等方式拥有的公司股份,并享有参与公司管理决策和利润分红的可转让权利。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转让股份需在证券交易场所或其他规定的方式进行,并在股东名册上记录受让人的信息。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什么情况会股权出质 法律咨询解答 所谓股权出质,即股权质押,是权利质押的一种。 最常见的情形是: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缺钱时,将自己的股票在一定期限内质押给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信托等,从而获得贷款,以缓解短期流动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压力,这是大股东常用的一种融资手段。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四百三十七条,出质人可以请求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及时行使质权;质权人不行使的,出质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质押财产。 股权质押等同股权出质吗 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两者是一回事。一种权利要成为质押的标的物,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的要件:一是具有财产性,二是具有可转让性。股权兼具该两种属性,因而,在质押关系中,是一种适格的质。根据法律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方可以设立质押。可见,可转让性是对股权可否作为质押标的物的唯一限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