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纪检举报后是否可以撤销? |
释义 | 举报后的查证决定权不在举报人,由纪委组织查证,撤销需要实名举报并进行查证。实名举报可承认失实,纪委放手则可能冷处理,但违规。泛泛举报可能无法进入查证环节。 法律分析 按说举报后,是否查证的决定权就不在举报人了,由纪委视情况组织查证。如果要撤销至少要知道你是否是举报人,这就至少当时你是实名举报,然后你才有提意见的可能。可是按规定实名举报必须的进行查证。 如果是实名举报的,如果你愿意承认举报失实也就是诬告,如果纪委愿意放手,那么这次举报是有可能冷处理的,当然这样做违规是肯定的了。当然,如果你的举报是泛泛而谈的话,可能根本就进入不了查证环节。 拓展延伸 纪检举报后是否可以撤销? - 纪检举报的效力是否可撤销? 纪检举报后是否可以撤销?纪检举报的效力是否可撤销? 纪检举报后的撤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纪检举报一旦提交,其效力是不可撤销的。这是因为纪检举报是一种重要的反腐败手段,旨在揭露违纪违法行为,保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一旦举报材料经过初步核实,进入调查程序,就会产生法律效力。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纪检举报的效力可能会被撤销。例如,如果举报人后来发现自己提供的举报材料存在严重的错误或虚假信息,可以主动向有关部门申请撤销举报。另外,如果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举报事实不成立,也可以撤销举报。 总的来说,纪检举报的效力一般是不可撤销的,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撤销。这需要充分考虑举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纪检举报事宜。 结语 纪检举报的效力一般是不可撤销的,因为其旨在揭露违纪违法行为,保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然而,在特定情况下,例如举报材料存在错误或虚假信息,或者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举报事实不成立,可以考虑撤销举报。在处理纪检举报事宜时,需要充分考虑举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确保公正、公平的处理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