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案件是否公开审判
释义
    是,刑事案件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应当向社会公开。人民法院在开庭审判前,应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的时间和地点,以便群众参加旁听和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审判的有关情况。在开庭审判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允许群众参加旁听和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一、未成年犯的刑事处罚原则是什么?
    未成年犯罪的处罚原则:
    1、从宽处理的原则;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4、分案处理的原则,分案处理是指对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实行诉讼程序分离、分别关押、分别执行。
    5、不公开审理的原则,不公开审理原则是指法院在审理未成年案件时,不对社会公开,不允许旁听和记者采访。
    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审判的原则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判的原则:
    一、不公开审理的案件的审理原则
    不公开审理,就是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不向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外的公民公开,不向社会公开,不允许新闻界采访、报道。
    二、公开审理的基本原则
    贯彻审判公开原则的重要标志:对于依法应当公开审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间,采取适当方式、方法向社会公布将要审理的案件的案由、被告人的姓名及开庭的时间和地点。
    三、旁听开庭需要什么手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1、公民要求旁听的案件应为依法应公开审理的案件。2、公民要求旁听公开审理案件,应向法院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法院根据法庭场所和要求旁听的人员情况决定发放旁听证的数量;公民持有旁听证方能进入法院旁听案件的审判。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国公民要求旁听的,依照有关外事管理规定办理。只要是公开审理的案件,必须允许旁听,一般情况下,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进入法庭了。有些案件需要时,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不一定满足所有人的旁听愿望,所以必须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