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父母如何承担起监护责任?
释义
    监护人不履行职责需承担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包括劝诫和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包括撤销监护资格和赔偿损失;刑事责任适用于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情况。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和财产监护,需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监护人不得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权益,有些国家设立监护监督人和监护法院等机构以保护被监护人权益。拒绝履行监护责任可受训诫、警告、行政处罚,甚至刑罚。
    法律分析
    一、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怎么办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需要承担以下的责任:
    1、行政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民事责任:根据民事相关法律规定,当监护人严重不履行监护职责,给未成年被监护人造成不利影响时,根据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撤销监护人的资格。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3、刑事责任:根据刑事相关法律规定,适用于监护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触犯刑律的情况下,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监护人的职责
    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至于财产监护,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监护人为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监护人在行使财产管理权时,得为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使用或处分,但对不动产的处分,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严加限制的。为了防止监护人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监护人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还特设监护监督人,以保证监护人依法履行其职责,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利害有冲突时保护后者的权益,并设有监护法院等专门机构。
    监护人拒绝履行其监护责任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可以对其做出训诫,派出所可以做出警告处分。如果存在家暴行为的话,派出所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监护人做出行政处罚,比如说对其进行训诫或者是行政拘留,如果造成了轻伤的还可以按照故意伤害罪来对监护人进行判刑。
    结语
    监护人不履行职责,将面临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的追究。行政上,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有权劝阻和制止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行为,并可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民事上,法院可撤销监护人资格,要求其承担责任和赔偿损失。刑事上,若监护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触犯刑律,将面临刑事责任。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和财产监护,旨在教养保护未成年人,保障其安全及恢复健康,代理财产管理。为防止滥用权力,一些国家设立监护监督人及专门机构。拒绝履行监护责任者将受到警告、处罚甚至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三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六条 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