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涉及商标侵权的法律问题 |
释义 | 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措施包括责令停止销售、收缴销毁侵权标识、消除商品上的侵权标识、收缴作案工具、监督销毁侵权商品,并可处以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赔偿数额根据实际损失或侵权人利益确定,难以确定时参照商标许可使用费倍数,恶意侵权可确定更高赔偿数额,包括权利人合理开支。 法律分析 对于商标侵权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2)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3)消除现存商品上的侵权商标; (4)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如果采取前四项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权行为的,或者侵权利行为与商品难以分离的,责令并监督销毁侵权商品; (6)根据情节处以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拓展延伸 商标侵权纠纷解析及法律应对策略 商标侵权纠纷解析及法律应对策略是指对商标侵权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同时提供相关的法律应对策略。在商标侵权纠纷中,涉及到商标的注册、使用、保护等多个方面的法律问题。为了保护商标权益,当发生商标侵权纠纷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针对商标侵权纠纷,可以通过起诉侵权方、申请行政保护、采取和解等方式来解决。在法律应对策略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包括调查取证、起诉程序、证据保全等。通过合理的法律应对策略,可以有效维护商标权益,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结语 商标侵权行为应及时采取法律措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停止销售、收缴销毁侵权标识、消除侵权商标、收缴作案工具,并监督销毁侵权商品。侵权所得利润可处以五倍以下罚款,赔偿金额根据实际损失或侵权人获利确定。对恶意侵权者,赔偿数额可高于一倍至五倍,并包括权利人的合理开支。商标侵权纠纷应通过法律应对策略解决,包括起诉、行政保护、和解等,以维护商标权益和企业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管理或部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一十五条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是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