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财务人员涉嫌职务侵占罪 |
释义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量刑指导意见,犯职务侵占罪的量刑起点根据数额不同进行确定,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处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处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其他犯罪事实可增加刑罚量。本文举例说明了职员侵占公司财物的情况,可能被认定为职务侵占罪,满足条件时检察院会批准逮捕。 法律分析 犯本罪的,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规定: 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职务侵占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职员侵占公司九万,由于数额比较大,故此已经不是简单的挪用公司的财产那么简单的处罚了,这种情形下,极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是犯了职务侵占罪。由于已经是一种刑事罪名,那么只要满足了其他的条件,检察院就会批准逮捕的请求。 拓展延伸 金融机构内部贪污案件曝光:财务人员涉嫌职务侵占罪 近日,一起令人震惊的金融机构内部贪污案件曝光,涉及财务人员涉嫌职务侵占罪。根据调查,该案涉及多名财务人员,他们被怀疑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司资金。调查人员发现,这些财务人员通过虚构交易、伪造凭证等手段,将大量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严重侵害了公司的财产利益。该案的曝光引起了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纷纷呼吁加强金融监管,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审查力度,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于涉案财务人员,他们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和追究,同时也应引起我们对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和职业道德的深思。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对于职务侵占罪的量刑起点根据不同情形有所规定。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职务侵占数额等其他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的定罪处罚也包括没收财产。近日曝光的一起金融机构内部贪污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涉案财务人员,他们将面临法律的制裁和追究。此案也提醒我们应加强金融监管,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审查力度,以维护企业的财产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