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家暴导致的离婚可以请求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如果一方存在重婚、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况,无过错方可以在提出离婚时要求配偶赔偿损失。 法律分析 家暴离婚可以请求赔偿的。且请求赔偿的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形之一,无过错方可以在提出离婚时,请求配偶赔偿损失。 拓展延伸 家庭暴力引发离婚后,如何争取赔偿权利?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当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时,受害方有权争取赔偿。首先,受害方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在诉讼中详细叙述家暴的事实和证据。在离婚判决中,法院可以考虑赔偿受害方的经济损失,如医疗费用、精神损害赔偿等。此外,受害方还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向法院申请民事保护令,要求加害方支付赔偿金。在争取赔偿权利的过程中,受害方应当收集充分的证据,如医疗记录、证人证言等,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最重要的是,受害方应当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以获得专业的法律建议和支持。 结语 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时,受害方有权请求赔偿。赔偿范围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失。根据法律规定,无过错方可在离婚时向配偶请求赔偿损失,如重婚、同居、家暴等。受害方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详述家暴事实和证据。法院可考虑赔偿经济损失、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害赔偿等。此外,受害方可申请民事保护令,要求加害方支付赔偿金。收集充分证据,寻求专业法律援助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八十六条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