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事业单位退休年龄最新趋势:推迟到2023年? |
释义 | 2020年事业单位退休年龄及待遇。男满60岁、女满55岁且工作满10年的可退休,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亦可退休。工人男满60岁、女满50岁且连续工龄满10年的可退休,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亦可退休。从事特殊工作的男满55岁、女满45岁且满足工作年限要求亦可退休。退休后享受退休费待遇,标准根据工作年限不同而定,最高可达90%。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退休者也有相应的退休费待遇。 法律分析 一、2020年事业单位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第五条事业单位的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含聘期满10年的聘用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工作年限满10年的; (二)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第六条事业单位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二)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10年的;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累计满9年的;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8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职员、专业技术人员。 二、退休后的待遇 第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按照对同级在职人员的规定,阅读有关文件,听有关报告,参加有关学习、会议和重大活动。 第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未建立之前,每月按以下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固定工资与活工资(全额拨款[财政拨款]单位固定工资70%,活工资30%;差额拨款[财政补助]和自收自支单位固定工资60%,活工资40%)之和根据不同工作年限按以下比例计发: 1、工作年限在35年以上的,按90%的比例计发; 2、工作年限在30年至34年的,按85%的比例计发; 3、工作年限在20年至29年的,按80%的比例计发; 4、工作年限在10年至20年的,按70%的比例计发; 5、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的比例计发。第九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公)负伤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退休的,每月按以下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事业单位的退休年龄根据不同职位和性别有所不同。退休后,工作人员将根据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来计发退休费。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退休人员将按照一定比例计发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退休人员还有权参加相关学习、会议和活动,以保持与同级在职人员的联系。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三条 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工人,如果本人自愿,也可以退休。退休费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并享受原单位矽肺病人在离职休养期间的待遇。 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干部,也可以按照本条的办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五十二条 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