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东变更后股东能否逃避债务 |
释义 | 公司在变更股东之后,也不能逃避债务,其仍然应当就自身财产承担债务的清偿责任。我国《民法典》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 一、法定代表人变更后原合同如何变更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即使变更,之前的合同也继续有效,由变更后的公司继续履行。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应当向原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公司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被执行人股权冻结有什么用 一、股权被冻结后转让,且协议未生效,不能排除执行。二、公司部分股权被冻结不影响公司股东请求司法强制解散公司。三、公司股东股权冻结后,公司不得办理增资扩股工商变更登记。四、股权被冻结的效力系限制股权变动,但不因此导致股权转让合同无效。五、法院冻结股权应当到工商局协助执行之规定,不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六、股东的股权被冻结后,股东转让股权以及请求股息红利等财产权利不仅应被限制,股东在行使公司某些诸如作出解散清算决定、放弃到期债权表决等涉及股权价值变化的非财产权利也应受到限制。七、股权被冻结时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但有证据证明案外人在被冻结前就事实上取得该股权的,仍可排除执行。八、受让已经被法院查封的股权不构成善意取得。九、股份被冻结,仅仅在于限制其股权发生变动,股东并不因此丧失其股东身份及股东权利。 三、公司换名字后再签合同是否有影响? 公司名称变更的不影响公司名称变更前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变更名称前签订的合同仍然是有效的,不需要重新签订合同。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