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协议书上有当事人的签字和手印,我拿去复印请问复印件有法律效力吗? |
释义 | 合同复印件的法律效力较低,除非双方重新签字并注明与原件同等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无法与原件核对的复印件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仅凭复印件打官司很难得到法院支持,需提供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条。 法律分析 一般情况下,合同以原件为准,也就是说原件具有法律效力,而复印件一般不具备法律效力。仅凭复印件去打官司是很难得到法院支持的,除非对方认可该复印件,否则需要提供其他证据进行佐证,形成证据链条。如果复印件和原件核对一致,那么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比原件的法律效力低。除非合同签订双方在复印件上重新签字,并注明“经双方协商,该复印件经双方签字后,与原件享受同等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十九条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拓展延伸 复印件的法律效力及相关问题 复印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复印件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复印件应当是原件的真实和完整的复制品,未经篡改或伪造。其次,复印件应当与原件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可以通过公证、认证等方式证明其与原件的一致性。此外,在一些特定的法律规定下,复印件可能需要经过公证或其他特定的程序才能具备法律效力。 然而,复印件的法律效力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争议。在一些重要文件或合同中,可能会明确规定只有原件才具备法律效力,而复印件仅作为辅助证明。此外,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可能会对复印件的证据价值进行评估,包括考虑其真实性、可信度等因素。 因此,为了确保复印件的法律效力,建议在需要使用复印件作为证据时,应尽量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复印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公证等方式加强其证明力。对于复印件的法律效力问题,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结语 综上所述,复印件作为证据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但与原件相比较低。为确保复印件的法律效力,应满足真实完整、与原件关联、经公证等要求。在需要使用复印件作为证据时,建议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其证明力,以确保其有效性。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案件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二百二十五条 按照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持有人,因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可以向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依照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项,适用本章规定。 申请人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请书,写明票面金额、发票人、持票人、背书人等票据主要内容和申请的理由、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二百二十九条 没有人申报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作出判决,宣告票据无效。判决应当公告,并通知支付人。自判决公告之日起,申请人有权向支付人请求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二百二十七条 支付人收到人民法院停止支付的通知,应当停止支付,至公示催告程序终结。 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