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职手续未办理,单位该如何处理? |
释义 | 劳动者提前辞职权利得到法律保护,单位无法拒绝。劳动者可以在告知期结束后离开单位,单位需承担未办理交接手续和转移手续的损失。单位未按规定出具证明、办理手续,导致劳动者经济损失,单位需承担责任。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仲裁,通过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不赔付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由于法律的强性规定,劳动者要求辞职的权利得到保护,对于劳动者这种提前30天的辞职要求,用人单位没有选择权。因此,提前告知期结束后,劳动者解除劳动生效,可以离开单位。 单位未在提前告知期内办理交接手续而导致的损失,劳动者不予承担。 告知期结束后,用人单位不及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给劳动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用人单位承担。 如果单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责任,不支付有关费用和工资,劳动者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拓展延伸 员工离职后未完成手续,单位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当员工离职后未完成必要的手续,单位可能面临一系列法律风险。首先,未办理离职手续可能违反劳动法规定,导致单位面临劳动纠纷的风险,可能需要支付赔偿金或承担其他法律责任。其次,未完成手续可能导致员工继续享有某些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金等,给单位造成经济负担。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单位应及时与离职员工沟通,催促其办理离职手续,并保留相关证据。如果员工拒绝合作,单位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此外,单位还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离职手续流程,确保员工离职后的手续能够及时有效地办理,以降低法律风险。 结语 劳动者辞职权在法律中得到保护,用人单位无权拒绝提前30天的辞职要求。劳动者在告知期结束后即可离开单位,并不承担因单位未办理交接手续而导致的损失。用人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如未履行责任,应承担劳动者因此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若单位不支付相关费用和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并索赔,如仍不赔偿,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单位应及时办理离职手续以避免法律风险,如员工拒绝合作,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并加强内部管理,确保离职手续的及时有效办理,降低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