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能否在缓刑期间继续上学?
释义
    被判缓刑的人可以在缓刑期内上学,但需遵守相关规定。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并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离开所居住地需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考验期满后,根据表现情况,可能不再执行原判刑罚或撤销缓刑并执行刑罚。被判缓刑的人只要学校或工作单位未开除,可以继续上学或上班。
    法律分析
    一、被判处缓刑之后还能上学吗?
    判缓刑期内能上学。
    被判缓刑的人,需要遵守我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该规定并没有禁止上学,但是如果上学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以及遵守其他的规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缓刑考验期内的义务都有哪些?
    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应遵守的行为规则。新刑法第75条规定了缓刑犯在考验期间的行为规则与义务。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应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三、缓刑考验期满后怎么办?
    被宣告缓刑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条件地回归自由,相反,缓刑的设置实质上是附条件地暂缓执行刑罚。基于此,我国刑法中对缓刑设置了一定的考验期。只有在缓刑考验期间,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认真遵守一定的规范,并积极参与社区矫正,方能最终获得好的结果。具体来说,根据我国《刑法》第76条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后有三种情况:
    1、考验期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没有重新犯罪或者被发现漏罪,则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相关机关予以公开宣告;
    2、
    考验期限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3、
    在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一般能够判处缓刑都是量刑较轻,认罪悔罪态度好,对社会没有危害性的人员,如果被判处缓刑的人员不论是上学还是上班,只要学校和工作单位没有做出开除的决定,那么被判处缓刑的人员还是可以继续上学上班。
    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结语
    被判缓刑的人在缓刑期内是可以继续上学的。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缓刑并未禁止上学,但如果上学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需要经过考察机关批准并遵守其他规定。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遵守一系列行为规则和义务,如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规定报告活动情况等。缓刑考验期满后,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如果没有重新犯罪或被发现漏罪,原判的刑罚将不再执行。因此,被判处缓刑的人员只要学校和工作单位未做出开除决定,仍可继续上学上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三章 对不良行为的干预 第三十四条 未成年学生旷课、逃学的,学校应当及时联系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了解有关情况;无正当理由的,学校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督促其返校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六章 教育与社会 第五十二条 国家、社会建立和发展对未成年人进行校外教育的设施。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相互配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校外教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十章 附则 第八十五条 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办学和合作办学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7: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