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完成大学学业能否签署劳动合同? |
释义 | 签订就业协议书是还未拿到毕业证的应届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达成劳动关系的方式,而非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是以劳务为给付标的的合同,双方可以自由决定合同内容。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兼职时应签订合同,公司主要看个人能力,毕业证只是学历证明。合同可以是协商的,不一定是正式的。 法律分析 还没拿到毕业证的仍然属于在校生,不具备《劳动法》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因此还没拿到毕业证的应届生签订的是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学校及在校应届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对即将形成的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中双方基本权利义务关系达成的协议。 原则上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是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的,只能签订实习协议。一般情况下,公司是不太会给尚未毕业的学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因为签了劳动合同,就要按《劳动法》上的规定来执行了,从公司的角度上来讲,是没有什么太大帮助的。大学生没有毕业,那么只能先与用人单位签就业协议,等拿到毕业证后,再签劳动合同,办理购买社保事宜。当然,现在有许多单位与学校有就业合作项目,学生在校,就有可能与用人单位签合同,毕业后,必须到单位上班。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 一般是独立经济实体的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产生。劳务合同是以劳务为给付标的的合同,只不过每一具体的劳务合同的标的对劳务行为的侧重方面要求不同而已,或侧重于劳务行为本身即劳务行为的过程,如运输合同;或侧重于劳务行为的结果即提供劳务所完成的劳动成果,如承揽合同。内容的任意性。 除法律有强制性规定以外,合同双方当事人完全可以以其自由意志决定合同的内容及相应的条款,就劳务的提供与使用、受益双方意定,内容既可以属于生产、工作中某项专业方面的需要,也可以属于家庭生活。 一般是在大学生毕业以后,签订正式合同,但是现在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做兼职,如果没有合同,对双方没有约束,所以应该签订。公司主要看个人能力,如果有能力,毕业证只是对学历的证明,有没有能力要看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合同不一定是正式的,可以是协商的。 结语 在校生尚未拿到毕业证,应签订就业协议书,待毕业后再签劳动合同。劳务合同是以劳务形式提供服务的民事合同,双方可自由决定合同内容。对于在校期间的兼职,签订合同有助于双方约束和保障权益。公司更看重个人能力,毕业证只是学历证明,能力表现才是关键。合同形式可协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四条 【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