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处罚是否可以减免滞纳金 |
释义 | 行政机关可以减免行政处罚的滞纳金,但要符合下列情形:被处罚人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或者被处罚人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等。 一、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1、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4、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或者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5种分类 1、行政许可:指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者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处罚:是指具有法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栏项目要以每个单行法规规定的具体违法行为为标准,每个具体违法行为填报一条“行政处罚”。 三、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有怎样的区别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罚有五个区别: 1、针对不同的对象。行政处罚针对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行政处罚针对行政相对人; 2、作出决定的机关不同。行政处分一般由与被处分人有从属关系的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由具体和法定组织作出; 3、针对不同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纪律和失职;行政处罚针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4、不同类型的制裁。行政处罚主要有:警告、记过、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的主要类型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财产、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或暂扣许可证或执照、行政拘留等; 5、执行程序不同。行政处罚由行政机关执行。处罚决定归入被处罚人的人事档案,被处罚人不服行政处罚,不能向法院起诉,只能按照法定程序上诉;行政处罚由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被处罚人不服行政处罚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 (四)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第三十三条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