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申请民事赔偿,但不能要求犯罪嫌疑人先行赔偿。因为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是被视为无罪的,必须经过审判后才能确定其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同时,犯罪嫌疑人的财产可能被扣押或者冻结,无法用于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如果被害人希望先行获得赔偿,可以采取民事诉讼的方式。在民事诉讼中,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要求犯罪嫌疑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判处刑罚,被害人可以通过司法拍卖、强制执行等方式强制执行判决,获取赔偿款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被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申请民事赔偿。民事赔偿请求,应当在公诉机关提出起诉后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并在公诉机关的参加下一并提出。民事赔偿由公诉机关代为提出的,应当在起诉书中提出。被害人提出民事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进行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判决确定被告人必须赔偿被害人的损失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当事人认为对方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标的,包括财产权益纠纷和其他民事权益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