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探望权中止的原因与后果 |
释义 | 恢复探望权应由父母提出请求,并证明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已消失。若探望权对子女不利甚至严重损害其利益,应限制其行使。限制情况包括: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患有传染性疾病、侵权或犯罪行为、恶化关系、子女拒绝探望、其他不利于子女健康的情形。中止探望权的唯一条件是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探望权,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探望不利于子女健康可中止,消失后应恢复。 法律分析 恢复探望权,应当由享有探望权的父或母提出恢复探望权的请求,并举证证明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完全消失。如果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严重损害子女的利益时,就应对其探望权的行使给予必要的限制。一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中止探望权的惟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至于其他原因,如父母之间相互关系恶化,或探望权人未及时给付抚养费等,都不能成为中止探望权的理由。 法律客观: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拓展延伸 探讨探望权中止的法律依据和影响 探望权中止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法院或相关机构可以暂时中止或限制被告或被告方的探望权利。这种中止通常是基于法律依据的,如犯罪行为、保护被害人的利益、保护儿童的权益等。法律依据可能包括刑事法律、家庭法律和保护令等。探望权中止对相关当事人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被告方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这可能导致心理和情感上的困扰,需要法院或相关机构进行审慎考虑。同时,法律也提供了一些途径和程序,被告方可以通过申请解除中止或限制措施来恢复探望权。综上所述,探讨探望权中止的法律依据和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在法律框架和当事人权益之间进行平衡和权衡。 结语 恢复探望权是一项需要谨慎处理的法律事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探望权的行使应当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在特定情况下,如果行使探望权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法院可以中止或限制探望权。这些情况包括探望权人无行为能力、患有严重疾病、侵权或犯罪行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或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需要强调的是,中止探望权的唯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其他原因,如父母关系恶化或未及时支付抚养费,不能成为中止探望权的理由。在具体案件中,法院或相关机构会根据法律依据进行审慎考虑,并提供解除中止或限制措施的途径和程序,以恢复探望权。因此,平衡法律框架和当事人权益是关键,确保探望权的恢复与子女的身心健康相一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