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残疾人诈骗罪是否会被判刑?
释义
    残疾人诈骗构成诈骗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后,不负刑事责任但需受监管和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正常状态下犯罪需负刑事责任;部分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减轻处罚;醉酒者犯罪需负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残疾人诈骗如果构成诈骗罪是会被判刑的。
    根据《刑法》
    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残疾人诈骗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幅度
    残疾人诈骗罪是指以欺骗、隐瞒、虚构事实等手段,非法占有残疾人财物或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诱骗、胁迫残疾人进行交易、签订合同、提供财物等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有残疾人诈骗罪的行为,法律将给予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刑罚。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刑罚幅度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如果犯罪行为较轻,判处拘役、管制或者有期徒刑;如果犯罪行为较严重,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法律对残疾人诈骗罪的法律责任和刑罚幅度的规定,旨在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有残疾人诈骗罪的行为,法律将给予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刑罚,以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刑罚幅度也会有所差异,包括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这些法律规定旨在确保残疾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对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多次敲诈勒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