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社保购买是否受刑事拘留影响 |
释义 | 被刑事拘留的员工可以被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停缴社保。刑事拘留的程序包括拘留决定、执行和期限。一般拘留期限为14天,重大嫌疑分子最长可达37天。在未经法院审判前,用人单位不能解雇员工,仍需购买社保。个人也可继续购买社保。 法律分析 一、被刑事拘留过的可以买社保吗 停缴社保的前提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解除了劳动关系,如果没有解除,用人单位还是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所以,只要员工被刑事拘留,用人单位就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补偿金和赔偿金。所以,用人单位可以先解除合同,再停缴社保。 二、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一)拘留的决定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决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拘留的决定书送交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二)拘留的执行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按指印。被拘留人如果抗拒拘留,执行人员有权使用强制方法,包括使用戒具。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决定拘留的机关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三)拘留的期限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根据以上规定,一般而言,公安机关对涉嫌刑事拘留的人的拘留期限是14天,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是37天。综上可知,要是员工仅仅是因为涉嫌构成犯罪而被刑事拘留的话,此时只要尚未经过人民法院的审判,确定员工构成犯罪并且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那么用人单位就不能开除员工,自然也是需要继续为员工购买社保,当然如果是个人买社保的话,这个时候也是可以继续购买的。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如果员工仅仅是因涉嫌构成犯罪而被刑事拘留,尚未经过人民法院审判确定其构成犯罪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不能开除员工,仍需为其购买社保。个人购买社保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购买。拘留期限一般为14天,对于重大嫌疑分子最长可达37天。因此,在员工被刑事拘留期间,用人单位应继续履行社保缴纳义务,直至法院判决结果出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九章 社会保险经办 第七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业务经办、统计、调查获取社会保险工作所需的数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如实提供。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为用人单位建立档案,完整、准确地记录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缴费等社会保险数据,妥善保管登记、申报的原始凭证和支付结算的会计凭证。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和用人单位为其缴费,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个人权益记录,定期将个人权益记录单免费寄送本人。 用人单位和个人可以免费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核对其缴费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第六十五条 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九章 社会保险经办 第七十二条 统筹地区设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经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可以在本统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人员经费和经办社会保险发生的基本运行费用、管理费用,由同级财政按照国家规定予以保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