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营业外收入是否要缴税 |
释义 |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通过非正常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包括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等。这些收入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因此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在会计处理中,营业外收入主要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进行核算,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认营业外收入,并相应地计提所得税费用,以遵守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 法律分析 营业外收入是需要缴税的,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了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等的内容。营业外收入是属于损益类的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拓展延伸 营业外收入需缴税吗?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营业外收入属于企业利润总额中的一种收入来源。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营业外收入是需要计入其中的一部分。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减:免税收入+减:各项扣除。 因此,营业外收入是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应根据其营业外收入的性质,按照相应的税率进行纳税。如果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属于免税收入,则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结语 营业外收入虽然不需要像其他收入那样按照利润表进行核算,但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些收入主要包括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和盘盈利得等。在财务报表中,营业外收入属于损益类科目,其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五章 源泉扣缴 第一百零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九条所称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其他收入,是指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其他各种来源的收入。 税务机关在追缴该纳税人应纳税款时,应当将追缴理由、追缴数额、缴纳期限和缴纳方式等告知该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三章 应 纳 税 额 第二十三条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一)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九十一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规定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下列所得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一)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二)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三)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所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