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按照民法通则要求个人合伙基于什么而成立
释义
    

法律主观:
    


    1、民法通则第32条规定: 合伙人 投入的财产,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合伙是因参加者互相出资,才形成经营体的物质条件,出资不以货币为限,实物或者技术也可以。合伙财产首先就是由各合伙人投人的财产形成的,合伙人的出资,如果没有相反的约定,出资财产即发生所有权变动,成为合伙人 共同财产 ;其次,合伙财产由合伙经营过程中增值的财产构成。 2、个人合伙内部合伙人对合伙财产实行共有共管。 所谓共有,是指合伙财产属全体合伙人共有;所谓共管,则指共同经营,各个合伙人对于合伙事务,均有决定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个人合伙的内部关系1、合伙人身份的确定。 (1)原则上合伙人要共同出资,共同经营。 (2)但根据《民通意见》第46条的规定,自然人按照协议提供资金或者实物,并约定参加合伙盈余分配,但不参与合伙经营、劳动的,或者提供技术性劳务而不提供资金、实物,约定参与盈余分配的,视为合伙人。 因此对合伙人身份的确定,主要从是否分配盈余角度分析,即只要参与盈余分配的,就应当认定为合伙人。 (3)排除: A.当然如果自然人不管合伙盈亏,只是利用劳务或者提供财产获得固定收入的,不属于合伙人。 B.如果自然人不承担风险的,也不应作为合伙人对待。 △ 合伙协议 合伙协议是合伙人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和达到共同经济目的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根据《民法通则》第31条的规定,成立合伙必须有合伙协议,而且原则上要求书面形式。但是根据《民通意见》第50条的规定,如果具备合伙的其他条件,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证明有口头合伙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合伙关系。 2、合伙事务的执行 (1)共同决定权 (2)执行权 (3)监督权 (4)请求权 △合伙人可以推举负责人。 A.合伙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承担 民事责任 ,其他合伙人则有执行和监督的权利。 B.合伙负责人在法律上视为合伙的代表人,具体执行合伙事务,其执行合伙事务产生的法律后果,应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承担。 C.、但在合伙内部,其他合伙人可以请求有过错的负责人赔偿其损失。 D.如果合伙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根据《 合同法 》第50条的规定,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3、入伙 (1)入伙的条件有关入伙的约定,合伙人应在 合伙合同 中写明或另订书面合同约定,没有约定的,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若为 合伙企业 还必须签订书面入伙协议,否则入伙无效,担个人合伙不以书面协议为必要。 (2)入伙的法律后果既存合伙新接纳的合伙人,对他加入前合伙的 债务 ,与原合伙人负同一的责任( 连带责任 )约定新合伙人对前合伙的债务不负责任的,承担了前合伙债务的新合伙人,有权就其承担数额向原各合伙人追偿 4、退伙 (1)退伙指合伙人与其他合伙人脱离合伙关系,丧失合伙人身份。退伙分为声明退伙与法定退伙。 A.声明退伙指出于合伙人自己意愿的退伙,原则上有当事人自己的意思表示即可生效。 B.法定退伙指在发生法律规定的情形如合伙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被开除时出现的退伙。 (2)合伙人退伙,有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协议没有规定退伙的,原则上应当允许退伙,但因退伙人退伙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考虑退伙的原因、理由以及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等情况,确定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包括:协议退伙、单方面退伙、自动退伙、强制退伙。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七条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第九百六十八条 合伙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履行出资义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