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能否委托办理? |
释义 | 劳动仲裁可以委托代理人代办,委托书需明确代理事项和权限。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单位或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法院认为不宜作代理人的人不得代理。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四条,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需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 法律分析 一、劳动仲裁可以代办吗 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劳动仲裁活动,在授权委托书中载明各自的代理事项和代理权限,比如代为申请劳动仲裁、代收法律文书、参加庭审活动等。 民诉法规定,我国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这里有特殊情形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 二、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的程序和条件是什么?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律机制,其程序和条件如下:首先,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申请人需要提供与劳动争议相关的证据和材料。仲裁委员会将受理申请,并通知被申请方参与仲裁程序。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可以提出证据、陈述意见,并进行辩论。仲裁委员会将根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作出仲裁裁决。裁决通常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按裁决履行义务。劳动仲裁的条件包括:劳动关系的存在、争议的性质适合仲裁、争议当事人具备仲裁资格等。劳动仲裁程序和条件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 结语 劳动仲裁允许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授权委托书需明确代理事项和权限。根据民诉法规定,代理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以及推荐的公民。但有特殊情形不能作为代理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需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委托书。劳动仲裁程序包括申请、受理、证据、辩论和裁决等环节。具体条件可能因地区法规而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条 【仲裁员资格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设仲裁员名册。 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曾任审判员的; (二)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三)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 (四)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调解】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自行和解】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