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走私犯罪行为概述
释义
    走私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三点:1.走私行为发生在未经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机关批准的情况下;2.涉及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或邮寄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3.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走私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
    1.走私行为发生在未经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机关批准的情况下,且涉及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或邮寄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
    2.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
    3.使用伪造、变造的手册、单证、印章、帐册、电子数据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擅自将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的。
    拓展延伸
    走私行为定义
    走私行为是指违反海关法规定,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或者委托他人运输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或者运输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走私行为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走私活动会导致国家税收收入减少,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走私活动也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惩治走私行为,我国海关法对走私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打击措施。根据海关法的规定,走私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企业法人资格等。
    此外,我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了对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例如,加强了海关监管,加大了海关检查力度,提高了海关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等。
    走私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我国将严厉打击走私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结语
    走私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1. 走私行为发生在未经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机关批准的情况下;2. 涉及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或邮寄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3. 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4. 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5. 使用伪造、变造的手册、单证、印章、帐册、电子数据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6. 擅自将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