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员工向企业借钱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释义
    该风险在于当员工无法偿还借款的时候,企业应当采取何种方式要回该笔资金。
    先重点看法律结构。
    员工向企业借款,双方达成合意,且法律地位平等,视为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企业是出借人,员工是借款人。借款合同成立,员工负有还款义务。
    借款原因基本分为两种:
    第一,基于职务、工作需求而产生的借款。例如前面提到的出差、举办企业活动的情形。
    第二,除第一种情况以外而产生的借款,例如,员工向企业借款用于个人消费。
    不论是何种借款,都离不开借款关系,这个借款关系区别于劳动合同关系。不受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这样就造成了一旦员工不还钱,企业难追讨的不利局面。为何,因为这是民事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大相径庭。如果发生争议,不能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的形式追讨资金。即使能够追讨,也将花费高昂的成本。
    有人会提出,直接从员工工资抵扣,可以么?
    答案是,做技术处理,还是可行的。
    首先,既然双方成立了借款合同关系,那好,在设计借款单时,增加争议处理的约定:双方就借款合同发生争议的,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或者:双方就借款合同发生争议的,向南宁市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处理。
    到这里其实还没有结束,因为你只是约定争议处理的机构,而并没有对款项的抵扣作出约定,当然,就凭一张小小的借款单,是不足以写下这么多内容的。
    其次,在劳动合同或者在合法的财务制度下,应当约定,当员工向企业借款不能如期归还,造成损失的,企业有权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但是有额度限制,根据规定,扣除的比例不能超过员工工资的20%。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1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