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检查时发现的犯法行为要在多少小时内立案 |
释义 | 行政检查时发现的违法行为应在7天内立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需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不再处罚,计算起点为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立案期限有一般情况下的7个工作日和特殊情况下的15个工作日。 法律分析 行政检查时发现的违法行为要在7天之内立案,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投诉、申诉、举报和其他机关移送、上级机关交办的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起算日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记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立案的期限包括两种时限: 一、一般情况下,7个工作日。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投诉、申诉、举报和其他机关移送、上级机关交办的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二、特殊情况下,15个工作日。即在线索材料所涉及的情况复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难以在7日内确定是否立案的情况下,可以延长至15个工作日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拓展延伸 行政检查发现的犯法行为立案时限是多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检查发现的犯法行为立案时限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在发现犯法行为后应当及时立案,并按照程序进行调查和处理。但具体的时限并没有明确规定,因为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犯法行为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应当尽快进行立案,并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调查和处理程序,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公正。因此,具体的立案时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以确保公正、及时地处理行政检查发现的犯法行为。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应在一定时限内立案。一般情况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在收到相关材料后的7个工作日内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然而,对于情况复杂的特殊情况,机关可以延长至15个工作日作出决定。立案时限的确切规定并不固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行政机关应尽快立案,并在合理时间内完成调查和处理程序,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五章 政府采购合同 第四十四条 政府采购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五章 政府采购合同 第四十七条 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当将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四章 政府采购程序 第四十二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对政府采购项目每项采购活动的采购文件应当妥善保存,不得伪造、变造、隐匿或者销毁。采购文件的保存期限为从采购结束之日起至少保存十五年。 采购文件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估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采购活动记录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采购项目类别、名称; (二)采购项目预算、资金构成和合同价格; (三)采购方式,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应当载明原因; (四)邀请和选择供应商的条件及原因; (五)评标标准及确定中标人的原因; (六)废标的原因; (七)采用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相应记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