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1、年龄和风险承受能力 一般来说,年纪轻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年龄大则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所以,年轻人可以选择一些投资性强的产品,但是收益较大。而年纪大的人,如不愿意承受较大的风险,就可以选择低风险的传统型产品或有保底利息的分红型产品;如果承受风险能力很强,对未来需求较高,也可选择一些投资性较强的产品。 2、经济状况即支付能力 选择险种和保险额度时,缴费能力也是必须考虑的。如果缴费中断,在两年内不进行合同复效的话,就会导致保险失效。尤其对于传统型产品来说,缴费时固定的,即使有两年的宽限期也会造成利息上的损失。如果保单失效,扣除利息损失、保险公司经营成本、手续费等之后,退保所得的金额就会很少。 3、自身的养老保障需求 选取养老保险时要考虑退休后收入水平占退休前收入水平的比例,即替代率。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说法,替代率最低要达到70%才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投保时就要考虑,现在需要交多少保费,将来才能领取足够的钱补充养老金,使总的收入水平不低于退休前的70%。 4、养老金的领取方式 养老金的领取一般有即领、期领、结合领取三种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需求选择领取方式。如果身体好,预期生命长,选择终身期领可以持续领到寿终。有些人身体不好或者担心寿命不长,可以同保险公司设定10年或者20年的固定年金领取,如果10年或者20年内发生事故的,其余部分可以由继承人领取走。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养老保险是什么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我国已经持续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