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子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
释义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由双方协商一致并签字或盖章生效,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工前订立的劳动关系自用工日起建立。 法律分析 公司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其支付双倍工资。支付期限为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满一年。满一年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拓展延伸 子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纠纷,如何维护员工权益? 当子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纠纷时,维护员工权益的关键在于采取适当的法律措施。首先,员工可以通过与子公司进行协商,争取签订合同并明确权益保障条款。如果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支持。劳动监察部门将调查情况并采取必要的行动,包括要求子公司签订合同并赔偿员工。此外,员工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律师并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在劳动纠纷解决过程中,员工应保留相关证据并与相关部门合作,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合理保护。 结语 维护员工权益的关键在于采取适当法律措施。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未果时,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提供证据支持。员工还可寻求法律援助,咨询律师并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保留证据并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权益合理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 【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