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庭外和解协议的法律意义
释义
    庭外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及注意事项。庭外和解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一致意见,需签署和解协议并确认后签字,协议受法律保护。庭外和解可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机关和仲裁委员会等进行。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都基于当事人自愿,区别在于调解主体和过程。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的结果,不得强迫。案件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和合法原则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基础。
    法律分析
    一、庭外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庭外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如果双方就某一个纠纷事件达成意见一致的,需要签署一份和解协议。庭外调解,即诉讼外调解,是指由除人民法院之外的其他组织主持,就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在我国,其他组织主要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及其他行政机关和仲裁委员会,因而诉讼外调解主要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
    二、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的关联和区别是什么?
    实践中,需要注意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都是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始终要贯彻自愿原则。调解能否开始取决于当事人是否同意接受调解,调解过程中是否同意让步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调解结束时是否能达成调解协议、达成何种内容的协议。
    三、庭外和解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当事人自愿,不得强迫”,即程序意义上的自愿和实体意义上的自愿,从审判实践来看,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基本上有两种情况:
    1、是实现了当事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是当事人一方放弃或减少某些诉讼请求,或者对方在实体权利上作某些让步,但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必须是当事人双方自愿的结果,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而不是审判人员强迫﹑压服的结果。
    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是做好调解工作的根据和基础,案件事实清楚,才能分清是非曲直,明确当事人的责任才能有理﹑有据地说服教育当事人,才能结合案情,正确贯彻执行政策法律,保证案件质量。合法原则是做好调解工作的保证。
    庭外和解可以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一致意见,也可能是通过法院的工作人员进行调解后达成的结果。双方不论通过哪一种方式达成意见上的一致的,都是需要签署一份和解协议的,和解协议中的内容需要双方确认后签字,协议就受到法律的保护。
    结语
    庭外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确保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受到法律保护。无论是通过双方自愿达成一致意见,还是通过法院调解达成的结果,双方需要签署和解协议并确认后签字。这份协议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在庭外和解过程中,需要遵循自愿原则,确保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而非被强迫或压服。清晰的事实认定和合法原则是成功调解的基础,保证案件质量和正确执行政策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二)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 第十一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3: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