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处理恶意举报漏税行为?
释义
    本文主要探讨了恶意举报漏税的处理方法以及偷税漏税的刑事责任。对于被恶意举报的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而对于恶意举报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可能面临刑事追究。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偷税漏税的刑事责任,具体罚则根据逃避缴纳税款的数额大小而定。对单位犯罪的,还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补缴应纳税款并缴纳滞纳金后,可以避免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恶意举报漏税怎么处理
    1、如果被举报人没有偷税漏税行为而被恶意举报的,举报人存在诬告诬陷的表现,如果情节严重的,被举报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二、查到偷税漏税要坐牢吗
    有可能。
    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5.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6.税务、海关、银行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本罪犯罪人相勾结,构成本罪共犯的,应当从重处罚。
    7.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结语
    恶意举报漏税是一种严重的行为,对于被举报人而言,可以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行为,存在严重后果的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偷税漏税行为,根据税务法规定,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然而,如果补缴应纳税款并缴纳滞纳金,且未受过刑事处罚或多次行政处罚,可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与本罪犯罪人相勾结的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应从重处罚。因此,恶意举报需谨慎,偷税漏税需严肃对待,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八条 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范围以外的临时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由国务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六条 下列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减征或者免征关税:
    (一)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
    (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
    (三)在海关放行前遭受损坏或者损失的货物;
    (四)规定数额以内的物品;
    (五)法律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其他货物、物品;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货物、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九条 暂时进口或者暂时出口的货物,以及特准进口的保税货物,在货物收发货人向海关缴纳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后,准予暂时免纳关税。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9: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