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借贷纠纷中,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释义
    法律分析:借贷纠纷中,存在欺诈行为的判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合同为依据,是否合法、有效、真实;二是以实际交易情况为依据,是否真实存在、真实交易;三是以资金流动和账户变动为依据,是否真实准确、符合交易事实。只有在以上原则下,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才能判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十七条 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违反规定无效。
    第二十九条 合同无效的,应当返还因合同受到的财产,并承担因此而导致的相应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骗取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七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欺骗他人,骗取财物的,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实施诈骗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 制作、销售、提供用于实施诈骗的软件、工具、资料等,“黑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构成犯罪。
    第十四条 某种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犯罪,应当根据行为人使用的欺骗手段的狡猾性,涉案财物的价值数额,涉及的人数、情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