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如何进行? |
释义 | 医疗纠纷可以通过司法鉴定解决,可以通过法院决定鉴定或申请鉴定的方式进行。医疗事故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情况包括:鉴定结论不合法、鉴定存在漏项且申请涉及该漏项、鉴定部门不受理申请、鉴定结论为非医疗事故但当事人认为有过错、未经鉴定但当事人申请司法鉴定。 法律分析 一、医疗纠纷单方面可以做司法鉴定吗 可以申请。 司法鉴定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法院决定鉴定,由法院内的技术部门统一对外委托;二是申请鉴定,即由当事人向法院提出鉴定申请,法院同意后,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鉴定机构与鉴定人员,达不成一致的,由法院指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二、医疗事故何时需要进行司法鉴定 1、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合法的; 2、有证据证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存在漏项,且当事人的申请涉及该漏项的; 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部门以该纠纷已经超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期等理由不予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而人民法院必须依据相关鉴定才能确定医疗机构的责任的; 4、已经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结论为不属于医疗事故,而当事人认为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申请对过错责任及程度进行司法鉴定的。此外,未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当事人起诉后不同意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而申请司法鉴定的,在当前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仍应进行司法鉴定。 拓展延伸 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程序及要求 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程序及要求是指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当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对医疗事故、医疗责任等问题存在争议时,可以申请司法鉴定来解决争议。一般来说,司法鉴定程序包括申请、受理、鉴定、出具鉴定意见等环节。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支付一定的鉴定费用。鉴定过程中,鉴定机构会对涉及的医疗问题进行调查、审查和评估,并最终出具鉴定意见书。要求申请司法鉴定的当事人需要具备合法的利益关系,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时限和程序进行申请。司法鉴定结果对医疗纠纷案件的判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并不具有强制力。 结语 在医疗纠纷中,当一方或双方对医疗事故、医疗责任存在争议时,可以申请司法鉴定解决争议。司法鉴定可以通过法院决定鉴定或申请鉴定的方式进行。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可以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情况包括鉴定结论不合法、存在鉴定漏项、鉴定申请期超过等情况。申请司法鉴定的当事人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司法鉴定结果对医疗纠纷案件的判决具有参考价值,但不具有强制力。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章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第二十七条 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提供医学依据。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干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不得威胁、利诱、辱骂、殴打专家鉴定组成员。 专家鉴定组成员不得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