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解决合同中的不可抗力事件? |
释义 | 法律分析:不可抗力事件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事件。当合同中的履行遭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时,需要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受影响方可以暂缓履行、部分履行或者免除履行责任,并应及时通知对方。但如果合同中已经约定了不可抗力条款,需要按照合同条款的规定处理。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六条:“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的,因不能履行的原因不能归责于他的,不承担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存在困难的,应当采取措施消除障碍,尽力避免损失的扩大,并应当在相当期限内通知对方。未通知或者通知不及时,致使对方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八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当事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发生不可抗力,但仍然约定承担相应的风险的,根据约定承担相应的风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