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合同纠纷民事诉讼的程序是:,1.准备起诉状、相关证据;,2.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申请立案;,3.法院立案并受理;,4.进行庭前调解;,5.法院开庭审理案件;,6.做出判决;,7.执行判决书的内容。,合同不是出现纠纷后就无效力,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的生效应当符合条件是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1.有效合同;,2.无效合同;,3.效力待定合同;,4.可变更、可撤销合同。,1.返还财产,包括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2.折价补偿,当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进行补偿;,3.赔偿损失,一方当事人因合同受到损失,另一方当事人对此有过错时,应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