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调解一个月仍未安排 |
释义 | 当事人30天内未收到调解通知,可向法院咨询案件情况,是否申请延长调解期限或其他原因导致未收到通知。先行调解程序期限为30日,当事人有权拒绝、终止先行调解,并转入诉讼程序审理。 法律分析 30天过后仍然没有收到通知的,可以向法院承办法官咨询案件情况,看是否经申请延长调节期限或其他原因导致未收到调解通知。 先行调解程序期限为30日,当事人有权拒绝先行调解、申请终止先行调解、申请延长调解期限的权利,当事人拒绝先行调解、申请终止先行调解程序的,法院在3日内审查立案,案件转入诉讼程序审理。 拓展延伸 法院调解进展缓慢引发当事人焦虑 法院调解进展缓慢引发当事人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能感到无助和不安,因为他们希望能够尽快解决纠纷并恢复正常生活。缓慢的调解进展可能导致当事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的浪费,同时也延长了他们与对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当事人可能会产生担心和不信任的情绪,担心调解的结果是否能够公正和满意。因此,法院应该认识到这种焦虑并采取措施,例如加快调解进程、提供透明的沟通和信息,以帮助当事人减轻焦虑并恢复信心。 结语 当事人在30天内未收到调解通知时,可以向法院承办法官咨询案件情况,了解是否有申请延长调解期限或其他原因导致未收到通知。先行调解程序期限为30日,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参与先行调解,申请终止或延长调解期限。若当事人拒绝参与或申请终止先行调解程序,法院将在3日内审查立案,并将案件转入诉讼程序审理。在调解进程缓慢时,法院应意识到当事人的焦虑,并采取措施加快进展、提供透明沟通和信息,以帮助当事人减轻焦虑并恢复信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