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中关于试用期和转正的规定如何操作? |
释义 | 法律分析: 在劳动合同中,试用期是一种用于考察劳动者是否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时间段。而转正则是劳动者在试用期满后,通过用人单位审核,正式成为用人单位的员工。 具体试用期和转正的规定,应根据劳动合同和相关法律进行操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并应当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内容。在试用期内,双方均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告知对方,并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而在试用期结束后,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依法依规对劳动者进行审核。如果劳动者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及时转正,并办理有关手续和社会保险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将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内容明确约定,并在试用期内明确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第十九条 试用期满,用人单位不予录用的,应当及时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想与用人单位继续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告知用人单位。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经过协商确定的经济补偿。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不得歧视女性应聘者,不得与女性应聘者就结婚、生育等事实或者预期的情况提出不平等的就业要求或者限制女性应聘者的工作岗位。 第四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二十)处于试用期内被辞退的。 第四十五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延长试用期。试用期延长不得超过原试用期的一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