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龄应该如何认定? |
释义 | 法律分析:工龄认定的方法如下: 1、可以从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来进行认定。发放工资的记录可以明确知道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甚至工作天数; 2、可以根据参加工作时间,以最初缴纳社保人社局记录进行认定。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 一、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1、连续计算法。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二、每个职工应领取的工龄补贴按下述规定计算: 1、工龄补贴等于每平方米年度工龄补贴额乘以职工工龄乘以补贴面积; 2、每平方米年度工龄补贴额按双职工65年,男职工35年,女职工30年内积累的、由单位资助的住房公积金贴现值计算; 3、无房职工可按政府规定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全额计算工龄补贴,未达标职工按已购住房与政府规定的住房面积控制标准的差额计算工龄补贴。 总之,工龄的认定可以感觉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或参加工作时间进行计算。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包括连续计算法、合并计算、工龄折算法。每个职工应领取的工龄补贴需视自身情况而定。 法律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第三条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九条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 第十条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