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如何规定职务侵权行为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应承担民事责任,而法人、组织的代表人和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造成损害应由法人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分析 民法典对职务侵权行为的相关规定是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 拓展延伸 职务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与赔偿方式 职务侵权行为指的是在职务履行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或职责要求,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对于职务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向受害人进行赔偿。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具体处理方式取决于侵权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赔偿方式可以是经济赔偿、道歉赔礼、恢复名誉等形式。在具体案件中,法院或相关部门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定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金额。对于受害人来说,及时维权和寻求法律救济是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 结语 民法典规定,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在职务执行中侵犯他人权益应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或组织在职务执行中致人损害,由其承担民事责任。职务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或职责要求,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侵权人应承担法律责任,并向受害人赔偿。维权和法律救济是保护权益的重要途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