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应对交通事故逃逸
释义
    交通肇事逃逸应以逃避法律追究为前提,不仅限于逃离现场。肇事逃逸者需承担主要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其处以罚款、拘留和扣分的处罚。若致人死亡,将终身吊销驾照,并根据刑法规定处以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发生事故后,要经交警部门调查,再确定是否属于肇事逃逸。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会终身吊销驾驶执照,还会根据《刑法》的规定处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违法行为,涉及到法律责任与相应的处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交通事故参与方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立即停车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现场,及时报警并等待交警到场处理。如果参与方未履行上述义务,选择逃逸,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交通事故逃逸的法律责任与处罚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逃逸行为可能会被视为违反交通法规、妨碍公务、伪造证据等罪行,涉及到罚款、吊销驾驶证、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等后果。因此,对于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法律将严肃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法律处罚,以维护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
    结语
    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于逃逸的肇事驾驶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逃逸行为可能导致罚款、吊销驾驶证、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等后果。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我们应当积极履行法定义务,保护现场、报警并等待交警处理。交通肇事逃逸不仅违背法律规定,更是对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因此,我们应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惜生命,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4 8: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