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涉密人员保密审查机关单位什么组织实施 |
释义 |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是一项集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于一体的工作,这项工作到底应该由谁来主抓?相关部门和人员都有什么职责?(一)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按照国家保密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意见》关于“涉密人员的管理就是干部管理”的要求,以及保密资格标准归口管理的原则,涉密人员的管理应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牵头主抓。(二)明确各级和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1.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对本单位涉密人员的保密管理工作负总责,其职责如下。(1)依法维护单位涉密人员合法权益,为涉密人员提供夜行起责所需的基本条件保障。(2)指导监督涉密人员管理部门和保密工作部门,在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下,考核涉密人员责任落实情况。(3)对合法权益受到限制的涉密人员,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应给予适当倾斜。(4)为涉密人员教育培训给予人、财、物保障。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涉密人员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如下。(1)牵头根据岗位涉密事项的密级、数量、接触程度等因素和“以项定岗”原则,确定本单位涉密岗位的数量和等级。(2)按照“先审后用、严格把关”的原则,对拟聘用到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保密审查,决定受审查人员是否具备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资格。(3)对拟聘用涉密岗位人员会同保密工作部门进行保密审查。对人员保密资格的确认、撤消、变更等信息做出记录,并定期组织复审。(4)会同保密工作部门组织涉密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责任书)。(5)会同保密工作部门制订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6)负责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负责将涉密人员名单在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负责集中管理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证件。(7)将涉密人员履行保密职责情况纳入考核内容,作为人员聘用、晋职和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8)负责监督复核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相关手续和事项办理情况,负责涉密人员脱密期管理。3.保密工作部门是涉密人员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应对涉密人员的保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其主要职责如下。(1)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对拟聘用到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保密审查。(2)对拟聘用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确定或调整进行审核。(3)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制订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4)开展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前保密教育、监督回访制度的执行落实。(5)对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和脱密期管理进行监督检查。(6)对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协调,对涉密人员违反保密制度的行为、泄密事件或存在的泄密隐忠进行查处。对无权处理的及时移交相关主管部门处理。4.涉密人员所在部门具体负责涉密人员的日常保密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如下。(1)对拟聘用到本部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提出岗位涉密等级的意见。(2)具体组织签订保密承诺书(责任书)及专项保密责任书,定期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提醒谈话,了解掌握其现实表现和思想状况。(3)根据本部门人员岗位变化情况,及时提出调整涉密人员涉密等级的意见。(4)根据本部门涉密人员涉密等级不同,采取分类管理。(5)结合业务工作特点对本部门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年度教育培训时间可按单位分解学时具体落实。(6)负责对本部门涉密人员出国(境)、离岗、离职等保密管理工作。(7)负责对本部门涉密人员履职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并按要求做好月、季考核(或检查)和年度考核工作。(8)负责配合调查涉密人员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和事件。5.涉密人员主要职责。(1)掌握并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和本单位各项保密管理规章制度。(2)自觉接受保密教育和提醒,年度接受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15学时。(3)依法保管和使用国家秘密载体及保密设施、设备。(4) 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自觉接受保密监督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5)及时纠正和制止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杜绝泄密案件的发生。(三)制定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管理,没有自己的一定之规是无法成事的,人的管理更是如此,必须用制度和规定去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即明规则。因此,单位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依据国家和上级的法律法规制定涉密人员管理专项制度。(1)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制定。(2)符合《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八部委、国家保密局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相关文件中涉及涉密人员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流程。(3)满足《军工保密资格认定标准》中的基本要求。(4)结合单位的人事业务工作制度,杜绝“两张皮”,做到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保密管理要求的高度融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