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申请强制执行,财产不足以支付罚款,是否会拘留? |
释义 | 拒不配合法院执行工作可能导致被拘留。在强制执行中,如果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不会被拘留。但如果有财产却故意不拿出来,干扰司法秩序,可能会被拘留。司法拘留是为了维护审判活动正常进行而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伪造证据、威胁证人、隐藏财产等行为都可能被罚款、拘留,甚至构成犯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也可能面临罚款、拘留或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如果确实没有财产的,不会被拘留,但是如果有财产故意不拿出来的,干扰了司法秩序,可能会被拘留。 在强制执行中,如被执行人没有财产的可供执行的,被执行人不会因此而被拘留。 司法拘留是法院为了审判活动正常进行,对实施了严重妨害诉讼活动的人,采取限制其短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如果被执行人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所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法院就可以予以司法拘留。 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而且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的,只能是中止执行,等被执行人有了履行能力后再恢复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在强制执行中,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不会被拘留。司法拘留是为了维护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对严重妨害诉讼活动的人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如果被执行人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之一,法院可予以司法拘留。但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且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只能中止执行,待其具备履行能力后再恢复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伪造证据、阻止证人作证、转移财产等行为可被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则追究刑事责任。对单位,可对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七条 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的书面意见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八十三条 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