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强制公证的法律效力
释义
    强制公证,又叫法定公证,必须公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公证形式设立、变更的法律行为或者需由公证证明的事实、文书,公民、法人必须申请办理公证,公证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公证。
    公证作为保障实体法正确实施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具有参与国家对民事、经济活动的法律调控的重要功能。然而,要把民事、经济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保障民事、经济流转秩序的正常运行,仅靠当事人自愿是不够的,国家从维护社会稳定、经济秩序的高度出发,必然要将公证机制引入民事、经济活动领域,在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中规定重大复杂的、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序良俗的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在我国目前的法制条件下,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立强制公证制度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对公证的法律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公证暂行条例》均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法定证据效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强制执行效力
    是指对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如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持公证书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对公证的这一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作了明确规定。
    3、法律行为成立要件
    当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采用公证形式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公证即成为相应的法律行为设立、变更、终止的必备要件。另外,如果按照国际惯例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必须办理公证,则公证也成为其成立的要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4 13: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