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产分配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遗产分配原则中的均等分配指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有些遗产分配达到均等很难掌握,但经各继承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 一、没有遗嘱老人的遗产怎么分配 如果没立遗嘱,可以根据法定继承或者遗赠扶养协议来分配遗产。对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做了明确规定: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特殊情况”主要是指:(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具有强制性。(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 二、父母遗产子女如何分配 父母遗产子女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予以分配,子女都是父母的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所以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如果经各继承人协商同意的,财产的分割也可以不均等。但是如果父母生前有立下遗嘱对财产作出详细分配的,则子女应按照遗嘱分配财产。 三、丈夫去世遗产要怎么分配 一、丈夫去世遗产分配方式: 1、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分配,没遗嘱的按法定顺序继承: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份额一般应均等; 3、丈夫死了遗产需要通过合法的继承方式进行分配。在我国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赠; 4、如果没有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的,那么就按照法定继承,法定继承分配规则为: (1)首先将丈夫的遗产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分离出来; (2)其次丈夫的遗产由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还在世的父母、妻子和子女共同继承 ;如果没有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才按第二顺序继承,即兄弟姐妹进行继承;在遗产分配时,对于老人、未成年子女、无生活来源或生活困难的继承人、生前对丈夫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可以多分。 二、什么是遗产保管人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一条规定:“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任何人不得侵吞或争抢。”从上述法律规定可知,遗产保管人是在被继承人去世时存有遗产,依法应当对该遗产承担保管责任的人。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确定遗产保管人具有以下特征: 1、被继承人去世时存有遗产的人,都是遗产保管人; 2、妥善保管遗产是遗产保管人的法定义务; 3、遗产保管人对于遗产的权利限于保管,没有使用、处分、收益的权利; 4、遗产保管人对于遗产的保管期止于该遗产移交至合法权利人。 三、遗产保管人侵吞遗产怎么办 1、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所谓存有遗产的人,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实际控制遗产的人。存有遗产而且负责保管的人称为遗产保管人。遗产保管人既可以是继承人,也可以是执行人,还可以是其他人。 2、遗产保管人应对遗产妥善保管,非经全体继承人同意,不得使用、处分遗产。保管人不称职的,可经继承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而更换。保管遗产所花的费用,最后从遗产的价值中扣除。保管人侵吞或故意损坏遗产的,继承人、被继承人生前债权人可向法院起诉,要求返回或赔偿损失。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 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