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诉讼多久开庭 |
释义 | 离婚诉讼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开庭。但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由法院确定。法律只是对审理期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必须要在六个月之内审理完毕。除非是特殊情况,此时就可以申请延长审期,一般可以延长可以延长六个月。 一、交通事故走诉讼要多长时间 交通事故走诉讼的,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交通事故诉讼的话,一般必须要在立案之后六个月之内审理完毕。如果案情复杂,则会申请延长审期,再加上判决起诉等时间,差不多九个月左右。适用简易程序则会快些。 二、开庭后15天拿判决书吗 开庭后15天不一定能拿判决书,因为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具体如下: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 2、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具体如下: 1、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应为20日; 2、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二审刑事案件审限一个月、至迟不超过一个半月; 3、被告人被羁押的刑事案件无论公诉还是自诉审限一个月、至迟不超过一个半月; 4、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 5、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审理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 一、判决书的注意事项如下: 1、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根据国家赋予的审判权,代表国家对纠纷进行裁判而制作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文书,是诉讼活动的最终载体。裁判文书应当遵循通俗易懂、令人信服的基本准则; 2、裁判文书应当准确、详细的叙述案件审理与审判的经过; 二、法院开庭的程序一般主要如下: 1、由书记员核对双方信息,宣布法庭规则和法庭纪律; 2、法官入庭,由书记员向法官报告庭审前准备情况; 3、审判长敲击法槌,然后宣布某某人民法院现在开庭; 4、进行法庭调查; 5、法庭调查结束后,审判长宣布进行法庭辩论; 6、法庭辩论结束后,由当事人或委托代理人进行最后陈述; 7、审判长宣布休庭敲击法槌,宣布休庭前法官可能会询问是否愿意调解,如果愿意,则可马上制作调解协议书,并让双方进行签字确认。若调解不成,则由合议庭进行讨论,可择日进行宣判。 总之,开庭后15天不一定能拿判决书,有些案件情况复杂,可能休庭再开庭,故开庭后多久能拿判决书时间不定,但是法律有明确规定案件的审理期限,在该期限内当事人一定能取得判决书。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6个月,刑事案件为2个月,均是自案件受理后起算。 三、从接到法院起诉书到开庭需要多长时间 民事案件从法院下达受理通知书到开庭需要多长时间法律未明确规定,依据情况不同,有所区别,但一般两个月左右。 法律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即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 审理期限定义: 民事审判审限指从民事诉讼案件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遵守的期限。 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